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
2017年大学毕业后,余尚景创业办过培训机构,教授陶艺、书法、手工和托管,生意好的时候,有80余名学生,但是,不懂管理和企业运作,办了一年多的培训机构最终宣告失败。
强化监管执法,聚焦关键环节,盯住重点水域,全面开展打击长江流域非法捕捞专项整治行动和打击市场销售长江流域非法捕获渔获物专项行动,管住船、管住岸、管住贩9月21日,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总工程师韩毅任组长,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组成的联合督查组到我市开展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督查,并召开汇报会听取我市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情况汇报。
目前,我市退捕渔船拆解、网具销毁、证书注销工作任务全面完成,全民禁渔的浓厚氛围加快形成。会上,督查组介绍本次督查将以实地走访、查阅资料、听取汇报等方式进行。紧扣资金保障这个必要的条件支撑,全力做好资金测算、筹集、兑付、监管工作,为禁捕工作顺利推进创造条件。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昭通市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长江禁捕退捕工作,制定出台昭通市长江禁捕退捕工作专班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压实任务,确保禁捕退捕工作有序开展。规范船网处置,严格程序和标准,规范推进船网回收处置,确保应退尽退、不留后患。
据介绍,根据云南省禁渔通告,在全省一江九河三湖八区禁捕范围内,我市纳入禁捕的水域长度达2200余公里。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工作启动以来,我市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快速行动,务实作为,全力做好禁捕退捕、执法监管、转产安置、生计保障等重点工作,确保按期实现全面禁捕。产品要外推、品牌要树立。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绥江县加快打造本地特色优势产业,培育经济增长引擎,全面助推脱贫攻坚事业,选准特色产业、明确发展方向,分步实施、梯次推进、重点突破,大力发展竹产业、半边红李子、生态渔业、特色养殖和特色经作等优势特色产业。2017年,出台了《关于做优做强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今后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半边红李子面积10万亩以上、投产面积7万亩以上,产量6万吨、综合产值3亿元,实现产业脱贫目标,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奠定坚实基础。半边红李子已成为绥江县脱贫致富、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产品要外推、品牌要树立。
2018年,合作社1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与全县其他建档立卡贫困户一道,顺利摘掉了贫困的帽子,绥江成为了昭通市首批脱贫摘帽的县。于是,自此之后,都因为看好李子的前景,老鸹山附近几个村民小组家家户户都种植上了李子树。
加强病虫害防治,落实好4万亩半边红李子政策性保险。1995年该县农业部门在新滩镇老鸹山农业普查时发现该品种,但种植不成规模、管理不规范、销售渠道不畅通,村民们的实际收益并不高。对于这个典型的人口小县、移民大县,如何让广大移民找到出路,是摆在绥江县委、县政府面前的最大问题和挑战。罗怀富家的变化,让附近村民正看到了种植李子的前景。
半边红李子已成为绥江县脱贫致富、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绥江群众也住进了半山腰上的新家。作为世世代代都是农民的许兴武,对土地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一直都想回归土地。许兴武种植半边红李子之前,在县城附近从事建筑工程工作,每年有近10万元的收入。
尽管申请条件和标准相当严格,但‘绥江半边红李子配得上。绥江县农业农村局就此举行了听证会,充分征求各方意见,出台了《绥江半边红李子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标志使用申请和受理、标志使用管理、监督管理等具体事项。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为进一步推进李子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绥江县积极争取项目、整合资金,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看到半边红李子的发展前景,罗怀富的儿子罗军旗在外闯荡10多年后,2014年毅然回到家乡,种植了半边红李子,每年有20余万元的收入,还担任了银厂村村委委员。
绥江县农技中心主任陈乾昭指着示范基地标识牌说。2010年,绥江半边红李子荣获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实现绥江县生产绿色食品零的突破。看着手中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绥江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站长黄孟秋感慨不已。从新滩镇鲢鱼村的山头远眺,从山脚到山顶,金沙江南岸连片的果树郁郁葱葱,鳞次栉比的崭新民房掩映在茂密的果林间。绥江县一直积极推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引进先进种植技术,打造标准化种植的现代农业,让绿水青山成为老百姓的金山银山。为了配合向家坝水电站的建设,在2011年至2012年的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移民迁建工作中,1年时间完成300万平方米房屋建设,两个月时间完成6万移民搬迁,1个月时间完成库底清理,创造了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绥江经验。
面对产业大好的发展前景,绥江县委、县政府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产业不能急功近利,毫无规划和节制发展。绥江半边红李子有70余年的栽培历史。
李子在农村代表的是多子多福,到了退伍的年龄,罗海洲希望把这份祝福也带回家,于是在返乡途中买了几个李子带回了老家,没想到种出来的李子比其他地方的还好吃,果实外观美、香甜可口、耐储存、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等,凡是水果有的优点都差不多集于一身。近年来,绥江县结合移民搬迁、电站建设淹没境内近三分之一耕地的实际县情,提出把绥江半边红李子打造成为绥江农业的一大品牌、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的发展思路。
下一步将重点放在开拓市场上,让绥江半边红李子大量进入北京、上海、广州、南宁等市场,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申请使用,将有助于未来的市场开拓。绥江县加快推进三个万亩优质李子基地和六个千亩样板建设。
作为极具特色的半边红李子产业,正式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成为绥江县农业产业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相比之下,农产品地理标志申请难度和要求更高。是由新滩村19组原村民罗海洲于20世纪40年代,在外当兵时带回的种子播种而得的实生品种。据当地的老辈人讲,当年罗海洲在外当兵,走遍大江南北。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易盛芳 文/图)。2019年6月24日,绥江半边红李子正式获得农业农村部颁发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全面完成三品一标认证。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绥江县加快打造本地特色优势产业,培育经济增长引擎,全面助推脱贫攻坚事业,选准特色产业、明确发展方向,分步实施、梯次推进、重点突破,大力发展竹产业、半边红李子、生态渔业、特色养殖和特色经作等优势特色产业。农民应该回归土地,只有发展产业才能富民、稳民。
下一步,我们将在果园提质增效方面,按照既定时间节点,对示范基地进行精品化打造。目前,果品远销四川、广东、广西、重庆以及东南亚国家。
一定要让好的农产品走出去。7月以来,进入盛产期的10万亩绥江半边红李子陆续成熟。2012年10月,向家坝水电站如期下闸蓄水发电。2013年,绥江县委、县政府提出要大力发展半边红李子产业,助农增收。
新滩镇老鸹山新滩村20组78岁的罗怀富家的两株半边红李子就是从罗海洲家分枝而来的,如今他家已有20亩半边红李子。因果实向阳面呈红色或暗红色,背阴面呈绿色,2014年,该品种通过云南省农科院的专家鉴定,鉴定结果各项指标都符合国家认定标准,正式命名为绥江半边红李子。
积极推进果酒、果饮、果脯等深加工产品研发。2017年以来,绥江县紧紧围绕1245发展思路,依托天宝山万亩半边红李子产业园,着力打造生态旅游,构建美丽乡村,连续举办了李花节,新滩镇正走出一条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的美丽乡村绿色发展之路。
2012年,绥江半边红李子通过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认证。走进新滩镇鲢鱼村10组许兴武的半边红李子园,许兴武正和村民们采摘李子,半青半红的李子让人垂涎欲滴。
「小礼物走一走?雪碧可乐来一罐!」
还没有人赞赏,支持一下吧
哇~真是太棒了